成功掌控矿点的核心在于合理规划采矿流程与高效利用工程船。采矿效率的提升首先依赖于工程船的等级与配置,大型工程船的采矿速度显著高于中小型,因此优先升级工程船是基础。编组时应搭配AC721通用型运输舰以扩大仓储容量,减少往返频率,单艘满级AC721可提供25200的额外仓储,使每小时采矿效率接近理论值54400。采矿平台的建造也需谨慎,初级平台仅需1级即可,远距离矿点适用平台,近距离则直接使用计划圈更高效。
矿点选择需综合考虑安全性与资源储量,低级矿点(1-2级)虽总量较少但无野怪干扰,适合初期发育。中后期应优先选择高储量矿区,但需注意7级以上矿区会成对出现野怪,建议采用分舰队战术:主力舰队应对主目标,另派1艘垃圾船吸引增援野怪回原位,形成单挑局面以降低难度。矿区连接机制需注意,前哨连接矿点后需迁移基地才能激活产量加成,但连接后该矿点将无法手动采集,需权衡连接收益与自主采集的灵活性。
采矿平台的战略价值体现在中后期节省计划圈与效率加成。实测显示初级平台提供10%采集加速,中级20%,高级30%,但加成仅对本同盟成员有效,这既是合作优势也是矿区矛盾的根源。建议3名左右玩家共享矿区,便于应对抢矿行为并协作封锁野怪刷新点。需封锁任务可能引发敌对行为,内圈高辐射区相对安全,而运输任务需确保目的地联络点未被围满,否则无法交付。
舰队调度与时间管理直接影响采矿效能。工程船前往远距离矿点时,可先派遣高速侦查舰抵达目标位置,再通过增援功能使工程船以最快速度到达,该方法比直接航行节省50%以上时间。计划圈的摆放也需优化,将矿点控制在计划圈边缘可缩短工程船脱离曲率后的航行距离。离线期间建议将战斗舰编入矿队并开启基地护盾,既提升仓储量又防范偷袭。
资源分配与技术升级是长期掌控矿点的保障。金属、晶体、重氢的采集比例需动态调整,初期建议1:1:6侧重晶体,中后期增加金属采集。工程船蓝图研究应优先点出采集加速与仓库强化,技术值通过采矿自然积累。采矿平台虽能节省计划圈,但后期需保留足够计划圈用于战略扩张,因此前期需严格规划平台建造数量与位置。